依據今日模式最新一報,未來一週大致可分為:
22日颱風外圍環流影響時期。
23-24日颱風遠離北方乾空氣影響空檔時期,北方乾空氣影響,降雨機率小,大部分山區午後多雲。
25-28日華南雲雨帶影響時期、29-30日鋒面雲帶通過時期,高山上都是水氣偏多,越北部的山較差。
30-2日北方乾空氣影響時期,各山區天氣有蠻穩定的機會。
昨天至今天的天氣大致上如模式所預期,在第二號颱風的外圍環流影響下,東半部迎風面地區陸續出現陣雨,局部地區雨勢較大,山區的部分則也主要是下在中央山脈主稜線以東的地區,對西半部集水區的貢獻不多﹐不過也有少數在中央山脈以西的山區一早就有被越過中央山脈的水氣影響到,如雪山主東、武陵四秀、梨山一帶,但大部分西部的山區仍以午後熱對流降雨為主。昨日(21日)在阿里山區、雪山主東、四秀、梨山附近已有零星午後雷陣雨出現,而今日(22日)雷達上觀測不少山區有出現午後雷陣雨,應是今天以來最顯著的一次,雖然實際觀測到的雨量有限,但也慢慢指出季節已到了熱力作用開始需納入評估高山天氣變化的考量了!
而明日開始至週六(23-24日),颱風遠離後會有個空檔時期,北方乾空氣影響下山上天氣大致又恢復成較為穩定的型態,大部分山區午後多雲,部分地區再注意零星午後熱對流發展的可能(尤其南部山區)。
比較大的天氣轉變時間點仍是在週日(25日)即將南下的華南雲雨帶,目前主流模式還是預期在上午以後華南雲雨帶將開始南下影響台灣的天氣,全台高山地區由北往南都會被影響,陸續轉為白牆有雨的型態,因此還是建議本週末有行程的朋友在禮拜天能盡量提早結束行程。
跟前幾報的預報相比,今天預報稍微把這波降雨又下修了一些,因此大家還是不能太期待能帶來多少降雨。主要降雨時間應落在25-26日兩天,27-28日華南雲雨帶稍微北抬一些,但整體來說台灣3000公尺高空附近水氣還是偏多,山區仍可能容易以多雲霧的型態為主,尤其午後在熱力作用下可能更差,越北部的山較差。
而相較前幾天的預報較為不同的部分是在28日以後的天氣,目前EC與NCEP-GFS有較一致的看法,認為29日前後在北方槽線的帶動下將有一波比較明顯的鋒面雲帶通過,屆時中北部山區可能又會轉為較為多雨的型態。而在30日以後接的就是勞動節連假啦,預計前一天的鋒面快速通過後30-2日有機會是在鋒後的北方乾冷空氣影響之下,各山區天氣有蠻穩定的機會,不過時間還久需要再觀察,建議如果勞動節連假有安排行程的可以多留意鋒面通過的時間點變化!